期刊
  出版年
  关键词
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
Please wait a minute...
选择: 显示/隐藏图片
广东省乡镇家栖鼠形动物种类结构及季节繁殖的观察
张涛1,冯志勇2,陈戊申3,张世炎1,梁练1,麦海1,胡杰1,梁文佳1
摘要1203)      PDF (316KB)(912)   

【摘要】 目的 了解广东省家栖鼠形动物种类构成及在不同季节的繁殖情况,为科学灭鼠提供理论依据。方法 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,每月选择1个乡镇,采取逐日捕鼠方法,实施监测和调查。同时将捕获的鼠形动物进行鉴定及解剖,观察并记录妊娠情况。结果 广东省乡镇居民区鼠形动物的笼捕率平均为9.98%,其中鼠类的笼捕率为4.98%;鼠形动物种群构成比分别为褐家鼠48.73%、黄胸鼠15.50%、臭鼩鼱35.17%、小家鼠0.59%;其中褐家鼠年平均妊娠率为4.06%,平均每胎妊娠胎仔数为5.35只;黄胸鼠年平均妊娠率为5.63%,平均每胎妊娠胎仔数为2.76只;臭鼩鼱年平均妊娠率为15.00%,平均每胎妊娠胎仔数为3.32只。结论 在城镇居民区褐家鼠和臭鼩鼱已成为绝对优势种,小家鼠为少见种;褐家鼠和黄胸鼠的繁殖期一年有春秋季2个高峰,其中春季的繁殖高峰超过秋季,但褐家鼠在8月还有一个小的繁殖高峰。臭鼩鼱一年四季均可繁殖,也有2个高峰,其中前峰出现在3-6月,后峰在10-11月。鼠密度也呈现春秋两季的高峰期。广东省需实施春秋两季的灭鼠。

2009, 20 (4): 295-297.
雷州市黄胸鼠体表寄生蚤的调查
杨柳1, 陈伟1, 麦海2
摘要1029)      PDF (359KB)(912)   

【摘要】 目的 了解雷州市黄胸鼠鼠体蚤的种群构成及消长。方法 1985-2004年在雷州市辖区内选点捕鼠,收集黄胸鼠鼠体蚤,经鉴定分类后,计算蚤指数和构成比。结果 共捕获黄胸鼠1721只,获蚤4种2345匹,其中印鼠客蚤和缓慢细蚤为主要寄生蚤,平均指数分别为1.24和0.12,构成比为91.13%和8.66%,人蚤和猫栉首蚤指名亚种指数及构成比均较低。结论 黄胸鼠是印鼠客蚤和缓慢细蚤的主要宿主;且印鼠客蚤数量逐年增多,缓慢细蚤数量逐年下降。

2009, 20 (2): 167-168.
2006年雷州半岛鼠疫疫源地预防性灭蚤效果观察
张涛1;夏连续2;海荣2;徐冬蕾2;麦海1;梁练1;胡杰1
摘要1003)      PDF (83KB)(698)   
目的 探讨应用奋斗呐可湿性粉剂对家鼠鼠疫疫源地滞留喷洒后,对其鼠体蚤及地面游离蚤的灭效。方法 将5%的奋斗呐可湿性粉剂配制成1∶160浓度的水悬剂型实施地面滞留喷洒,室内外(包括禽畜圈栏)均匀喷洒(80 ml/m 2);墙角、狗窝、鼠洞及有鼠迹的地方重点喷药(150~180 ml/m 2);每户用药量按100 g的原药计算。通过灭蚤前后的蚤指数变化情况,调查评估灭效。结果 对鼠体蚤的杀灭效果为33.54%,地面游离蚤的灭效为71.39%。结论 在现场对鼠体蚤的杀灭效果十分有限,但农村室内外环境卫生的综合治理也很重要。
伍氏病蚤、穗缘端蚤成虫和卵的测量
刘国勇;欧汉标;张曼青;余向明;麦海
摘要942)      PDF (96KB)(672)   
目的 了解和掌握伍氏病蚤和穗缘端蚤的一些生物学特性,为广东省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。方法 用电子天平称取蚤卵、成蚤空腹及吸血体重,并计算吸血量;用显微镜的测微尺镜下测量蚤卵的直径。结果 伍氏病蚤和穗缘端蚤的卵长、短径分别为(0.636±0.035)mm、(0.360±0.017)mm和(0.536±0.024)mm、(0.256±0.011)mm;卵的平均重量分别为0.055和0.029mg;伍氏病蚤和穗缘端蚤空腹、吸饱血的平均体重分别为(0.364±0.134)mg、(0.523±0.198)mg和(0.179±0.050)mg、(0.230±0.062)mg。两种蚤的平均吸血量分别为(0.159±0.082)mg和(0.050±0.021)mg。结论 伍氏病蚤成蚤及卵的体积和重量均较穗缘端蚤大,吸血量也大。
猫栉首蚤指名亚种一些生物学特性的实验观察
麦海;欧汉标;张曼青;刘国勇;曾敏
摘要992)      PDF (107KB)(653)   
目的 了解猫栉首蚤指名亚种的生物学特性,为蚤类的防制提供基础资料。方法 在恒温恒湿条件下,用小白鼠供血,采用成幼分养的方法进行饲养观察。结果 在温度(23±1)℃,相对湿度(85±5)%条件下,由卵到成虫的发育时间为24.80(18~29)d。每只雌蚤一生平均产卵778.90粒,日均产卵5.67粒,繁殖力为2.57。饥饿蚤平均存活时间为18.10(12~24)d,正常饲养蚤平均存活时间为122.73(33~255)d。结论 猫栉首蚤的生长发育周期短,成虫寿命长,繁殖力强。
伍氏病蚤和穗缘端蚤叮吸人血的试验观察
欧汉标;麦海;刘国勇;张曼青;余向明
摘要804)      PDF (98KB)(770)   
目的 了解伍氏病蚤雷州亚种和穗缘端蚤中缅亚种叮吸人血情况,评价它们的鼠疫流行病学意义。方法 将试验蚤固定于受试者的前臂和小腿,让蚤自由叮咬吸血。结果 伍氏病蚤的吸血率为63.48%,其吸血率与蚤的性别,以及人的年龄、血型和叮咬的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;穗缘端蚤的吸血率为11.71%,它对人的血型和叮咬部位有选择性。结论 2种蚤都能叮吸人血。伍氏病蚤较穗缘端蚤的吸血能力强,具有非常重要的鼠疫流行病学意义。
湛江地区家鼠抗药性的动态及其治理对策
欧汉标;余向明;麦海;张曼青;李玉莲
摘要1326)      PDF (96KB)(630)   
目的探讨家鼠抗药性的动态及防制对策。方法根据家鼠抗药性和鼠情监测资料用百分率和χ 2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。结果使用抗凝血灭鼠剂灭鼠17年后黄胸鼠产生了群体抗性,抗性个体百分率为17.7%(10.6%~33.3%);不同调查地点和不同鼠种的抗药性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( P<0.05)。结论湛江地区家栖黄胸鼠已产生群体抗药性;建议继续加强抗药性监测,并根据抗性动态变化选用对应灭鼠药物,灭鼠措施应向综合防制转变。
镜下观察活体蚤的新方法
欧汉标;麦海
摘要479)      PDF (59KB)(613)   
杀鼠灵对黄毛鼠、板齿鼠的单剂量毒力测定
莫冠英; 麦海; 刘振华
摘要409)      PDF (496KB)(548)